作者:陳永平
2018年12月,交大教師社群《小確幸創新教學致動器》正式成立。
不知道是什麼時候「小確幸」成為生活上的流行用語,聽說「小確幸」一詞是來自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村上春樹,在他的散文集「蘭格漢斯島的午後」中有一篇文章的篇名就是「小確幸」。
(10) 小確幸教學法,在教學慣性中製造造亮點
什麼是「小確幸」?即便是生活上的小事,也能觸動微小而確切的幸福感,那就是「小確幸」!或許就因為那是一種人人都曾經有過的微妙感覺,所以才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共鳴。
長久以來,在教學上我經常試著去做些微幅的改變,每當看到這些改變帶來了預期的成效時,在我心中總有一絲絲的愉悅感,是的,那就是一種「小確幸」,或許是對「小確幸」一詞的共鳴吧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將自己的教學法戲稱為「小確幸教學法」,不過,大家聽聽就好,別太在意。
除了「小確幸教學法」,哈,如果算是教學法的話,大家是否細數過這十多年來還有多少教學法在周遭流傳著?
不用多想,隨手拈來就有「翻轉學習」、「學思達教學法」、「做中學」、「統整教學」、「博雅教學」等,這些教學法似乎不斷地提醒著老師們,要注意教學的理念與目標:
「翻轉教學」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
「學思達教學法」要訓練學生自學、思考、表達等能力
「做中學」要消弭學用落差
「統整教學」要納入課程統整、做中學、團隊合作三要素
「博雅教學」要納入人文及通識教學
當然還有傳統教學法,例如「因材施教」、「建構式教學」、「啟發式教學」等,光聽完這些名詞頭就昏了,不是嗎?不過,昏歸昏,教學還是得進行,依照巨大的慣性行進。
這幾年,很榮幸地,有幾次受邀在校內或到校外分享個人的教學心得,由於內容大多著重在「翻轉教學」、「統整教學」與「博雅教學」,所以在分享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問題,也大多聚焦在如何規劃這些相關教學法。
事實上,我所分享的教學法可能都是經過五年以上的經驗累積,其中的順遂或挫折,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,說清處、講明白,確實是有點難度。事後想想,或許這類的分享與討論可以溝通一些理念,然而能否真正落實在教學上,說真的,我也不知道。有時候,我甚至懷疑是否會因過度強調教學法,反而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。
談到這裡,又想到自己最初教學的十年,在那個年代那有什麼教學法,自己一心想做的,只是希望能讓學生歡歡喜喜地進入課堂上來學習,因此不斷地在教材與方法上自求改進。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,除了累積了各種教學經驗外,更重要的,教學成了一種樂趣,是的,是一種樂趣,一種「小確幸」!
如今,在每次開學前,我都會習慣地先想一想,接下來的這一學期是否要做一些改變,接著就開始規劃構思,一旦迸出了點子,心中就歡喜莫名,那真的是一種教學的樂趣。而這一點一滴的改變,或許正是我在日後實施「翻轉教學」、「統整教學」、「博雅教育」的基礎,應該是吧?
這就是我所謂的「小確幸教學法」,稍微改變或偏離一下教學的慣性,讓教學成為一種教師生涯中的「小確幸」,更重要的,讓這些嘗試的教學法,也能感染學生,激發出他們在學習上的動機與樂趣。
換個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,據我的觀察,學生從開學修課起就必須學著去適應老師,去適應課程,有的學生很快地就能掌握住訣竅,按部就班地學習,形成一種學習慣性,不過,也有一些學生則是陷入應付課業的狀況,為了幫助這些學生,在教學上,如何循序漸進地規劃進度,以養成學生的學習慣性,也是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有一次受命在日月潭教師會館,與本校新進教師分享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。由於我自己在規劃課程時,給學生的學習負擔並不算輕,因此有同仁問到,學生在我的課程中,每星期的學習時數大概是多少?在多門課同時進行之下,若每門課程的負擔都不輕,勢必會影響學習,那麼該如何拿捏學生的學習負擔?
針對學習負擔的問題,說真的,確實是很難拿捏,尤其是每星期到底要花多少時間來學習,這個問題我並沒有具體的數據,長久以來,在教學上我比較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反應,包括聽講、討論、作業、大小考等,而他們的學習負擔通常也都會顯現在這些反應之中,若是遇有過大的壓力反彈時,當然在教學方式上就必須做出適時的調整,不過根據我的經驗,每一門課在開過兩三次之後,大概就可以拿捏出適當的內容及上課模式。
事實上,教學內容與上課方式雖然規劃好了,還應該注意一件事,那就是在第一堂課必須讓學生了解整個學期的教學規劃,只有如此,他們自己才會有機會去注意這門課的學習負擔,並且從一開始就進行適當的時間分配,形成應有的學習慣性,在此情況下,當然學習效率就會跟著提升。
底下談一下我個人採行的上課模式。
對於必修課程或重點課程,由於內容較為固定,所以一般我會採用三段式的時間分配,每六週作為一個段落,第六、十二、十八週當作考核點,舉行期中考與期末考,有時候也會不定期舉行小考,讓學生養成自行預習講義的習慣。
此外,針對當週課程的重點與學生提出的疑慮,每週都會指定作業,而且隔週就必須繳交,至於作業、小考、期中考、期末考、專題所佔的比例,也都必須在開學前公告或宣布,這些作法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應當負起的學習責任,好好去規劃整學期的學習。
這些就是增添學生學習慣性的作法,而且真的對教學成效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。
在大學教育中,我認為「學習非僅為專業知識與技能」,這個觀點具有兩種含意,第一種是「除了知識與技能外,還要重視學習態度」,簡單地說,就是要提升學生正向的「學習態度」;第二種是「除了專業外,還有非專業的知識與技能」,簡單地說,就是要強化學生多元的「跨領域學習」。
那麼,在教學上如何因應「學習態度」的提升與「跨領域學習」的強化?
首先來談「學習態度」的提升。
目前所提倡的許多教學法,都有助於學習態度的提升,例如『翻轉學習』可提升自主學習的態度,『問題導向學習』可提升追根究底的態度,『統整學習』則可提升群力合作的態度。
不過,『翻轉學習』、『問題導向學習』或『統整學習』等教學法的施行,向來都不是簡單的事,而且會因人而異,在這種情況下,若能藉由老師間的交流,彙集不同老師的不同經驗、不同做法,互相探討、改進,相信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一定能發揮正面的成效。
其次是「跨領域學習」的強化。
目前的教學環境仍延續專業分科的傳統,理由無它,因為知識的大量累積早已超出任何個人所能承受的容量,在此情況下,唯有分工合作,才能讓科技的巨輪持續滾動。
在大學教育中,從理工文法商的分科教育就可以看出「分工」的事實,至於分科間的「合作」,一般的做法是讓學生在各分科間自由選課,自由學習。或許,這已是一種大家習以為常的「跨領域」教學方式,但是,卻也顯得不夠積極,若是能夠藉由分科教師的交流,共同為學生設計出多元的跨領域課程,一起授課或相互支援,相信對多元教學環境的開發會更有幫助。
從「學習態度」的提升與「跨領域學習」的強化來看,跨科技與跨科際的教學交流已是勢不可緩,就在這種氛圍下,交大《小確幸創新教學致動器》教師社群成立了,藉由社群網路平台與定期聚會,提供老師們相互交流與討論的機會,不僅如此,也著手規劃跨科際的教學合作,上學期已開授一門通識課程「科技與社會」,由來自科法所、應化系與電機系的四位老師共同合開,受到學生的好評,這學期也將開授「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系統探索」,藉由演講方式,由十多位老師共同為學生分享他們的專業研究與生活經驗,這些都是初步的成果。
最後想再次強調的是『為教而學』
《小確幸創新教學致動器》是一種『為教而學』管道,一種不錯的選擇,在交大有一群老師會繼續堅持下去,為改善教學與學習環境而努力。
全文完,寫在109年度下學期,開學前。
© 陳永平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