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

老調重彈─教學理念123


作者:陳永平


(此文撰稿時間為2018年9月28日教師節)

今天是教師節,祝所有的老師 教師節快樂!

昨天下午,在辦公室正盯著電腦看時,我的研究生突然湧入,一時之間還會意不過來時,他們已經將別緻的教師賀卡送到眼前,齊聲道賀教師節快樂,對喔,明天就是教師節了,每當這個時刻,都是我感到最溫馨的時刻,謝謝這群可愛的學生!


最近加入了教學社群『小確幸創新教學致動器』,昨天是每個月的例行聚會,除了討論社群工作外,也邀請林珊如老師的高徒,新竹高中的英文老師─蕭若綺老師,來分享她們的英文教學社群『Dance With Stars』的工作與推廣經驗,看到這群熱情洋溢的英文教師,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量,除了利用課餘的時間在臉書上分享教學經驗外,也定期在周末舉辦教學研習活動,互相學習、精進,真的令人相當感動,台灣的教育正是需要這種熱情澎湃的能量,謝謝蕭老師,也祝福『Dance With Stars』所有的老師,教師節快樂!

開完會後,隨手又點入個人的網誌,看到自己多年前所寫的幾篇教學理念文章,似乎應該再重整一下,今天就趁著空閒來老調重彈 ─ ─

談到教學理念,不僅在教學,還要教學生,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,在「教學,教學生」的體認下可遵循以下三條準則:

  1. 『教學在建構』(開發學生願意親近知識的學習環境)
  2. 『學習要翻轉』(實施能夠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態度)
  3. 『默會做中學』(讓學生深入體驗知識的內涵與價值)


『教學在建構』


這是一個決定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,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,知識的吸收也是一樣,所以在安排課程的時候,都應該循序漸進,唯有如此,學生才能在自己原有的知識背景下,穩定地去學習及吸收知識,這也是知識論所倡議的知識建構真義:「傳授的知識只有在學生願意去吸收,去體驗,經內化與調適後,才能建構出真知識。」換句話說,老師的責任就在於如何讓學生將聽聞到的知識,願意經由內化後去建構出有用的知識。

在此目標下,老師的教學內容就必須配合學生的吸收能力,若是太過超越或雜亂無章,學生怎麼可能會願意親近知識,願意到教室上課。所以將課程的內容好好規劃與安排,是提高教學成效的最重要因素。

在指導學生選課時,我常常以電路學為例,鼓勵他們要好好學習,因為這是他們在電機領域中所學到的第一門關於「數學模式化」的課─將電路轉化為數學,再用系統性的方法去求解電路。若是沒有電路學的底子,想要將電子學學好,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所以對於這類基礎的課程,我們的教學責任是相當重大的。


『學習要翻轉』


大學的教育目標為何?即便是已從事電機工程教育近三十年,我個人仍然還在追尋這個答案,近年來也開始嘗試『翻轉學習』,希望能為這個問題找出一些具體的方向。

或許是因為『翻轉學習』與網路科技息息相關,所以一般人都認為必須將老師的授課錄製為影音教材,才稱得上是『翻轉學習』。不過,這應是一種誤解,更有甚者,竟有人以為如果能在教室裡直接播放預先錄製的教材,那麼老師的教學就可以更輕鬆、有效了,聽到這種謬誤的觀念,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。

事實上,為了讓教學能翻轉學習,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態度,老師是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,來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,以我個人為例,施行翻轉教學法時所採行的步驟如下:
開課前選定授課內容,自行編纂具可讀性的講義。

開課後,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預習講義,於上課時提出問題來討論。
上課時,針對內容做重點重述,再引導同學們討論相關的議題。
下課後,針對上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問題設計作業。


除期中考及期末考外,也經常不定期舉行小考。
為了將這些步驟一一實現,往往要花下不少時間在教學規劃上,當然,也可能無法馬上兌現,但是只要有心,初期先選定一些章節開始施行,相信幾年後自己就可以擁有一門「翻轉」課程。


『默會做中學』


在教學上,老師總希望讓學生真正了解知識的用途以及技術的應用,由於技術的應用,往往不是光憑解說就能夠讓學生心領神會的,這個時候就是『做中學』必須出場的時機了!

我常常以學游泳為例,我們可以透過書本,懂得游泳的要訣,可以尋求教練,指正游泳的姿勢,不過,真正讓我們學會游泳的,是來自水中的練習及體會。

學好技術和學會游泳一樣,是來自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經驗,必須『做中學』、『學中做』,因為在實務中有許多的『默會知識(Tacit Knowledge)』, 是不能用語言或符號來描述或解釋的,它們只能藉由實際演練來體認技術的精義,而且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經驗值,所以在『做中學』的教學上,不僅是老師,同儕間的經驗分享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
在此謹以上述教學理念分享,期盼未來的教室裡不再只是一群靜默聽講的學生,而是師生間充滿愉悅氣氛的高談闊論,讓學生在做中學的環境中主動學習,也從老師的言教身教中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及人生經歷。

最後,再度祝福所有的老師,教師節快樂,天天快樂! 



© 陳永平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