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國外,Professor是學有專精的人士,一般都是研究專精,經費多的Professor還可以buy out,連課都不用上。在台灣,Professor除了是學有專精人士,同時也是社會尊敬的教師,與Researcher專精研究,基本的要求不同。
教學能檢驗研究之不足,研究能豐富教學之內容
如果我們對教科書或我們的教學內容,無法清楚交代數學的物理意義或實驗的原因與目的,讓尚未窺研究領域之美的學生(或是"門外漢")了解或引起興趣,可能我們的研究仍有盲點。
研究會不斷發掘新的知識,就能讓教學不在只是傳授教科書的知識而是生動有趣的實際知識,且具有傳承的意義。
我在美國念書時,我校的美國工程院士都教最基礎的學科,例如機率,線性代數。我上他們的課,覺得他們舉的例子與講解的說法,與我當年在課堂上教學生方式很不同。
研究豐富了他們對基礎學科更深的了解,所以上課時不再只是數學,而是數學後面代表的意義。舉例來說,同樣的自動控制系統這門課,從教科書內容看,就是一堆入門級的數學,任何一個電機博士都能教。但是做控制研究與只是跟著課本教的老師,所傳授的內容與技術含量就很不同。
我反而認為研究頂尖的老師,一定不要放棄教學的機會,這樣可以讓更多學生進入研究領域,讓整個社會進步,而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研究團隊進步而已。
教學不是負擔,反而是研究貢獻的場域,這是我們當老師的首要責任:將學生教好。
教不在巧,有心則靈;研不在深,有用則名。
© 小確幸創新教學致動器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