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

教學小確幸─在教學慣性中製造亮點(2)


作者:陳永平

對新進的教師而言,若與我當年回國時的情況相比,目前在教學上的自我學習管道,應該是已經獲得大幅度的改善。

(2) 備課,從編寫講義開始

自1999年開始,教務處為了獎勵在教學上有傑出表現的教師,每年都會舉辦教學獎的選拔,除了頒發獎狀、獎金給獲獎者之外,也將他們個人的教學理念、事蹟與技巧等一一錄製成影音檔,公開在網頁上供全校的教師參考。另外還成立教學發展中心,定期舉辦各種教學工作坊,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與分享,這一連串的措施,對於新進教師來說,確實是很重要的學習資源,縮短了許多自我摸索的時間。

在我剛回國時,沒有教學獎選拔,也沒有教學發展中心,每當面對教學問題時,主要還是向資深的前輩請益,其中最想知道的是:

「如何備課?」

不過所得到的答案似乎是千篇一律,相信大家也都猜得到:

「將課本重點整理成上課講義。」

相當單純的答案,卻也是絕大多數的老師,而不只是新進教師,在準備一門課時必須做的第一件事,其重要性不問可知。

只要當過老師的都知道,在進入教室前一定要先備妥講義,然後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講解,確實地掌握課程的進度;而對於初次步上講台的新進教師而言,在心情上難免會較為緊張,此時手邊所握有的上課用講義,當然是最好的安心劑。

我在回國初期,備課時所編寫的講義內容,就是摘錄自課本的重點,而這裡所稱的課本,相信大家也都知道,就是又厚又重的原文教科書。

在英語掛帥的學術環境下,為了培養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,提升語言上的競爭優勢,理工課程的教科書大部分都是選用原文教科書,期望學生能在專業學習時也能兼顧外語能力的訓練,這種「一兼二顧,摸蜊仔兼洗褲」的作法,似乎是想當然爾,未曾受到太多的質疑。話雖如此,仍有不少的學生必須藉助中譯本,來補強因語言落差所產生的學習障礙,此外,原文書的售價是否合理,是否會造成學生的經濟負擔,好像也無從討論起,畢竟原文書是必要的學習工具。

走筆至此,倒讓我想起自己的大學時代,英文能力的不足確實讓我吃盡苦頭,當年也曾經額外購買中譯本,希望能解決閱讀上的問題,不過中譯本的詮釋能力實在令人不敢恭維,不僅起不了任何作用,有時候還得花費時間去揣摩文意,久而久之就放棄了。後來出國留學,雖然同樣是面對原文書,但是在求學態度與環境的改變下,只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加以研讀,很快地發現語言落差不再是個障礙,學習也步入正軌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事在人為吧!

然而,原文書是否仍有不足之處?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,由於理工課程所使用的原文教科書,通常都兼具參考書的功能,因此在教材的完整性考量上,所蒐集編纂的內容往往遠超過一門課所應有的份量,當老師選定一本原文教科書之後,在開課前必須再從中選出部分章節做為教材之用,若遇有想補充卻未被收錄在教科書中的內容時,就得尋求其他資料來源,或自行編寫相關講義。顯然地,原文書確實是每個老師在開授課程時方便且重要的參考工具,但也有些微的侷限性。

自進入交大以來,我就開始嘗試為課程編寫英文版的講義,而且要求自己儘量在開學前能將整門課的講義初稿完成,長期以來,這個習慣讓我得以適時地掌握整個學期的課程進度,也由於講義的逐年增修,內容早已跳脫單一原文書的格局,漸漸地我也意識到這些依據課程綱要、教學進度及學生提問所編寫的第一手講義,應該已具有教材的基本功能,因此到後來我所開授的一些課程就不再使用原文書,而是將自行編寫的講義放置在網路上,當做教材供學生自由下載,而將相關的原文書做為課程的參考用書,當學生想要更深入了解講義中的內容時,鼓勵他們參考原文書或直接上網查詢。

大家或許會好奇:「具有教材功能的講義,到底是甚麼樣的講義?」

簡單的說,就是以全英文撰寫的可讀性教材,而不是條列方式的重點整理。換個角度來看,講義其實就是一本完全由授課老師自行規畫,符合課綱、份量精簡、內容適中的英文版教材。

一份具有教材功能的講義,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,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,當一門課有三次以上的授課經驗之後,應該就能夠掌握到課程的重點,並且符合授課的需求。

不過,在考慮使用個人講義做為課程教材時,有兩件事必須特別注意,其一是講義的章節與內容,務必要依照個人的教學需求自行編排及撰寫,尤其是講義中的範例與習題,都應該要自行設計及出題,不要摘錄自任何原文書,以避免侵犯版權;其二是每次授課時為學生所設計的作業,以及評量用的小考或段考,最好都有詳細的解答,因為可以做為講義中的範例或當做考古題,讓學生可以自我練習,有助於學生的專業訓練。

目前我個人已經編寫過多門課程的英文版講義,開課時提供學生直接上網下載,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有三門的課程講義,包括「可變結構控制系統」、「電磁學」與「電路學」,都已經改寫為中文,出書成冊,當作課程的參考用書。雖然課程講義的編撰相當辛苦,但卻是符合教學所需的最佳教材,值得大家嘗試。

談到講義,倒讓我想起多年前在整理辦公室時,曾發現過一批初期的手稿,內容是我開授的第一門課『控制概論』。這批無意中被保留下來的手稿,所用的紙張是當年從國外帶回來的活頁紙,已可見斑駁的歲月痕跡,不過,熟悉的塗鴉筆跡卻顯得格外親切。

隨手翻翻這份手稿,只見「脈波訊號」、「脈波響應」、「迴旋積」等數學公式,揮灑在圖文並茂的紙面上,看起來頗有一番架勢。這些電機人必備的理論基礎,如今早已是必修課程『訊號與系統』的重要內容,我想『控制概論』應該就是『訊號與系統』的前身吧!

我的備課方式,除了編寫講義之外,通常在進入教室前,也會提醒自己先了解當天的授課內容,希望能讓上課的過程保持順暢,不過,偶爾還是會事與願違,發生「掛黑板」的窘境。

提起「掛黑板」,那真的是令人難堪的事,試想,當粉筆在黑板上喀咖喀咖地寫著,內容的講解也正口沫橫飛地進行著,可是突然間卻迸出一個難以解釋的觀點─姑且叫做「盲點」吧,瞬間阻礙了整個思緒,即使索盡枯腸也無法解釋,最後只能啞口無言地瞪著黑板,那種滋味還真的是五味雜陳,難以言喻。

根據個人的經驗,「掛黑板」大多肇因於備課時未能注意到盲點所致,很少是來自學生的提問,理由無他,因為會在課堂上主動提問的學生,實在是鳳毛麟趾,這種現象如果往好的方向想,可能是學生習慣於自行解決問題,或在下課後個別提問,不過若以教學的角度來看,仍應設法改善這種現象,畢竟少了學生的即時回饋,老師就難以掌握課堂上的學習狀況,因此,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問,是教學上值得努力的方向。

讓我們再回到「掛黑板」的問題上,既然盲點的出現是主因,所以只要在備課時找出盲點,當然就能避免「掛黑板」的窘境了,可是,問題的解決卻不是那麼容易,因為盲點的存在往往與問題的難易無關,通常越難懂的反而越容易被注意到,譬如說「脈衝響應為什麼可以用來代表系統?」或「迴旋積的物理意義是什麼?」,這類難度頗高的問題,都是在上課時必須詳加解釋的,所以在備課時早就已經思考周全,即使在課堂上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,但還不至於「掛黑板」。

在印象中最常出現的盲點反倒是最熟悉的公式推導,就因為最熟悉,所以在直覺上就認為不會有任何問題,然而人腦畢竟不是電腦,記憶總有不牢靠的時候,一旦在推導過程中出現小小的偏差,例如正負號的取捨發生錯誤,都可能導致盲點的出現,讓公式的推導跟著停滯,此時只能無奈地望著黑板,嘗試從一條條井然有序的公式中,找出錯誤的癥結之所在,若最後還是一籌莫展,當然就是多增添一筆「掛黑板」的記錄。

事實上,「掛黑板」並不是新進老師的專利,以我個人為例,即便是自認已經擁有多年的教書功力,但偶而還是會掛掛黑板,所不同的是,隨著功力的累增,臉皮也變得厚實了些,當盲點不幸出現,而且無法馬上解決時,通常都會說聲:「抱歉,有些錯誤,下節課再來說明」,就趕快應付過去了,不過,千萬別誤會,這可不是在打馬虎眼,只是不想讓「掛黑板」來拖累課程進度罷了,因此在下課後就得找出盲點,再進行講義的修正或補充,更重要的,必須在下次的課堂上重新講解,將觀念予以釐清。

備課,確實是開授一門課時的基本功,而將課程內容的重點整理成講義,更是備課時必須完成的第一件事,除此之外,諸如:上課點名、課程活動、作業小考、成績評量等在教學上可能面對的問題,我相信只要有心,老師們一定可以透過彼此間的經驗交流與學習,發展出適合個人的教學方法,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。


© 陳永平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