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

教學小確幸─在教學慣性中製造亮點(3)


作者:陳永平

教學,在責任上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,但是在方法上,卻也是一種學習,而且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學習,如同幼兒的牙牙學語一樣,只能先模仿再試試,先試試再改進,臺灣有句諺語:「有樣學樣,無樣家己想」,可說是學習的最佳寫照。
對於一個新手教師來說,最想學的當然是如何把書教好,可是該向誰學?又該如何學?


(3) 教學,也是一種學習

記得初次任教時,控制系與電信系還在博愛校區,而且是共用工程一館,當年的工程一館空間有限,所以老師的辦公室並非獨門獨戶,而是幾位老師共用一間,在印象中,工程一館的中央是個方正的露天庭院,所有的老師辦公室也是面對著庭院,不僅採光極佳,而且只要一出辦公室,就可以看到庭院中的花花草草,讓人心情舒暢,事實上,這種方正的格局還有另一個好處,那就是一出辦公室經常可看到同事們在走廊上聊天、休息或曬曬太陽,增加了許多互動的機會,後來因系館搬遷至光復校區,這種溫馨的畫面也就不復存在了。

在任教初期經常有機會向前輩們請益,聽聽他們的寶貴意見,真的受益非淺。這些寶貴的意見除了備課之外,還有作業、考試、監考、出席率等等,各式各樣與教學相關的問題,不過,這些經驗傳承,真的只有到了教學現場後才能夠真正地體會。

譬如說,備課的「將課本重點整理成上課講義」,相信大家都能了解,只是該如何「整理」就變成一門學問了。最初我也是「有樣學樣」,遵循前輩的作法,採取重點條列式的整理,後來是因為有許多的重要觀念,經常必須在上課時再三釐清,為了方便讓學生自行去了解問題,後來才慢慢轉為編寫可讀性的講義,久而久之反而養成了習慣,這個「無樣家己想」的過程,就是依照個人在教學現場的觀察而做出的調整,事實上不只是講義,幾乎所有的教學意見,最後還是得「無樣家己想」,才能找出符合自己教學需求的技巧與方法。

站上講台,除了備課外,還必須想辦法掌握上課的節奏與步調,這個時候黑板上的板書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當然,如果你已經習慣使用投影片來上課,那麼底下所描述的方法,你就當作參考,不用理會。

由於我個人的教學習慣易於天馬行空,若使用投影片上課的話,很容易快馬加鞭、奔騰萬里,所以向來都是以板書來緩和一下教學的進度,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藉由板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,同時增加師生間的互動。

為了將講義的內容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課堂上,於是板書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技巧。幸好自己從小就喜歡塗鴉,練就了一手行雲流水般的草書─潦草地書寫,雖然不時會帶點虛無縹緲,但總算還撐得上場面。

事實上,字體是否縹緲並不重要,真正該注意的反倒是板書是否井然有序,我會有這種想法可不是空穴來風,而是傳承自我的論文指導教授Dr. Kai-Shing Yeung,他在進入教室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將整片黑板等分為三個小板面,然後在上課時一邊講解,一邊將上課的內容由左至右、由上到下,有條不紊地呈現在黑板上,至今我都還能感受到那種不急不徐、井然有序的板書方式。

有樣當然學樣,每當我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比照辦理,畫兩條直線將黑板分割出三個大小約略相等的小板面,然後就一邊上課講解,一邊將講義內容中規中矩地,依序寫在三個小板面上,用板書來吸住學生的目光,目前許多教室的黑板,應該是白色的「黑板」,都會預先分割好板面,甚至能夠左右移動,確實是省事不少。

「教學」的確是一種學習,就我個人初期的學習經驗來看,主要是在建構教學策略,不過這裡所稱的教學策略主要是一些小偏方,而不是目前被廣泛採用的「問題導向」、「翻轉學習」或「做中學」等大破大立的教學法。

我最初所嘗試的教學策略應該不少,不過至今還在使用的並不多,底下先以學習三部曲:「懂、背、練」起個頭。

什麼是「懂、背、練」?

事實上,這只是在我教學多年之後,不知何時在腦海裡無意中所迸出來的三個字,而且在迸出的當下,真的令我深有所感,突然發覺自己就是按著「懂、背、練」這三部曲一路學過來的!

不是嗎?每當學習新事物時,都必須先嘗試去了解,去「懂」,接著再設法化繁為簡,去蕪存菁,去「背」,最後藉由不斷地練習,去「練」,將新事物內化成自身的知識。

之後,我常在課堂上分享「懂、背、練」的學習歷程:

『同學們,你們知道學習的三部曲是甚麼嗎?』

『懂!背!練!』同學們齊聲回答。

這是上課經常有的場景。

除了強調「懂、背、練」的學習歷程以外,也將這三部曲以「言傳身行」的方式融入我的教學之中,所謂「言傳身行」,簡單的說,就是說給學生聽,做給學生看。

那麼,想讓學生「懂」,該如何說給學生聽,做給學生看?

課堂上的言傳八字訣是「循序漸進、由淺入深」,這八字訣看似簡單卻不容易,通常與教學經驗的累積有關,教得越久就越能了解學生的程度,越能掌控課程的進度。

每當我在進入教室前,都必須再看一次當天的講義,除了確認進度外,也拿捏講解時該注意的「眉角」,將學生可能產生疑難的地方,在課堂上好好的「說給學生聽」,不僅如此,有時候為了增加印象,還必須配合表演「做給學生看」。

就來這麼一段:
『大家知道什麼是脈衝響應嗎?』
『為什麼這個信號可以拿來代表系統?』

─「做給學生看」─

『首先這個系統必須完全靜止。』

<指著自己,靜靜地站著>

『突然有人在我背後拍了一下,要輕一點,別真的嚇到人。』

<我很快地往前跨了一步,驚嚇狀>

『當我很生氣地回頭瞪你,你就知道我這個人的本性易怒,千萬別惹我。』
『當我只是回頭看看,對著你笑笑,你就知道我的本性溫馴,容易相處。』

─「說給學生聽」─

『突然拍我一下,就是刺激系統的脈衝輸入,我的怒,我的笑,就是系統的輸出,就是的脈衝響應,這個脈衝響應就可以用來代表這個系統,也就是我的本性。』


看吧!要當老師還真不容易,既要編,又要掰,還要演,幸好學生不會太介意演技,光看著老師在台上比手畫腳就樂了,至於懂了沒,看著學生的笑容,應該算是懂了吧!

那麼「背」,要如何說給學生聽,做給學生看?

與「懂」相比,要學生「背」比較單純,利用考試就可以達到目的。只是這樣做並不究竟,還必須把「背」的理由「說給學生聽」:

『有些內容剛開始如果不容易懂,就先背下來,在背的過程中,可能慢慢就懂了。』
『光是理解而不去背,是無法應付考試的,考不好成績當然不好。』
『將來當個專業人員,與人討論問題時,對很多數據、公式、性質,不僅要瞭如指掌,更要朗朗上口,怎能不背?這可是專業與非專業的分別。』

「背」的理由繁多,應有盡有,無法一一列舉,我也告訴學生:『我在進入教室前,一定要把上課用的公式再背一遍。』或許是這個「背」課習慣,在課堂上我很少再看講義,通常都是拿著粉筆「做(背)給學生看」,在黑板上一路寫到底,算是一種「身行」吧!

最後是「練」,又該如何說給學生聽,做給學生看?

與「懂」、「背」相比,「練」更單純,利用每星期的作業就可以達到目標。只是這樣做也不究竟,還必須在課堂上講解範例時,好好地秀一下自己的解題功力,「說給學生聽」,「做給學生看」。

總之,學習三部曲『懂、背、練』之教學之道無他,「言傳身行」也已矣。

另一個教學策略是「善用下課十分鐘」,這是我相當重視的教學偏方。

除了上課外,為了提升教學效果,老師們通常都會安排一些課後的輔導措施,其中最典型的當然是出作業,事實上,只要是交大人都知道,「交大」向來都有「交作業大學」的美稱,所以出作業對交大的老師而言,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傳統,我的教學生涯也都一直秉持著這個固有的優良傳統。

記得有一年的校慶在博愛校區舉行餐會,席開好幾十桌,自己正好與一群畢業二十年的學生同桌,就在宴席間大家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:

「老師,你知道嗎?當年每到星期三的晚上,就是”控制之夜”!」
「是怎麼回事?」我滿臉疑惑著。
「當年我們就是修老師開的『線性控制』,星期四都固定要繳交作業,所以……」
沒想到在教學初期,年輕氣盛的我就已經開始「荼毒」學生了,但願那些作業不會太爆肝。

除了出作業外,有的老師每週還會額外安排一個小時以上的「課輔時間」,也就是Office Hour,希望學生遇到問題時,不僅在課堂上可以發問,課後也能找老師當面討論問題,這種細膩的安排方式,當然會有助於學生的學習。

可惜的是,Office Hour的立意雖好,但是主動利用的同學並不多,所以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。

多年來為了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,除了每週固定安排兩個小時的Office Hour之外,於每節課的下課時間,我都會刻意留在教室內擦黑板,而不急著離開教室,除了將黑板恢復原狀外,更重要的,我發現有許多學生喜歡利用這短短的下課十分鐘,主動到講台前私下提問,對老師而言,這種提問的習慣當然必須善加利用,既能即時幫助學生釐清觀念,又可讓了解學生的疑問所在,真可說是一舉兩得。

由於這個擦黑板的經驗,我才深深體會到Office Hour與「下課十分鐘」的差別,一個就像是間大醫院,另一個則像是間小診所。當身體出現一些感冒症狀的小毛病時,通常都是希望能夠自然痊癒,不然就是到附近的小診所就診,怎麼可能會想要去大醫院掛號呢?換個角度來看,學生在課堂上所產生的疑問通常都是小毛病,所以只需要利用短短的下課十分鐘向老師請教,心中的困惑馬上就能獲得解答,所以就不用特地在Office Hour到老師的辦公室討論問題。

長久以來,在開學的第一堂課,我都會公布自己的Office Hour,同時也會主動宣布,下課之後自己不會馬上離開教室,鼓勵同學善用這段下課的寶貴時光。雖然下課十分鐘相當短暫,但是我可以明顯感覺到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,而且也讓我有機會了解學生的各種疑惑,進而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。

事實上,下課十分鐘的師生互動模式一旦形成,所衍生的功能就不僅僅是解答課堂上的疑惑,舉例來說,有時候可能因為當天的課程較難,所以會有許多同學留下來提問,在此情況下,十分鐘的時間當然不夠用,如果剛好下節課的教室是空檔,則可在原教室內繼續與學生討論,時間往往會延伸至數十分鐘,這種功能與Office Hour似乎沒甚麼兩樣,若是下節課的教室有人使用,也可移至其他教室,或者鼓勵他們在Office Hour來辦公室討論。

甚至有些學生因為對老師已產生信任感,也會利用下課十分鐘順便請教一些生活上或學業上的問題,這類問題的商談雖然與課程的關聯性不大,但是對學生卻可能產生更重大的影響,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時,我經常都會主動邀學生至辦公室詳談,總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想法或經驗,提供給他們做參考。

綜言之,把握下課短短的十分鐘,對於教學所產生的成效絕對是物超所值,大家不妨試試。

除了授課之外,指導研究生也是一種教學,當然也需要學習。

對研究生而言,專業方向的選擇與專業能力的培養,當然是首要之務,其次則是外語能力的提升,這裡所稱的外語,通常指的就是英語。長期以來,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不佳,一旦進入研究所,連帶的專業研究也將受到影響,有鑑於此,各大學無不把外語能力的提升列為改善教學的重要議題。

十多年來,交大在改善學生外語學習環境上,做了相當多的努力,除了與國外頂尖大學合作並簽訂交換學生計畫外,也鼓勵各系所開設全英語授課的專業課程,甚至規定所有的新進教師在任教的前三年,每年至少要開授一門全英文授課的課程,這些措施當然有利於外語學習環境的開發,不夠卻也引發了另一層的隱憂:

「全英語授課或許能夠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,但也可能因而導致專業學習的成效低落,值得嗎?」

我心中當然也懷疑,但不敢妄加評斷,不過,自進入21世紀之後,全球化與國際化已儼然成為主流,在此趨勢下,我個人覺得外語學習環境的開發絕對有其必要性。

在三十年前剛進入交大時,對於研究生的指導,雖然還處在嘗試的階段,但是從個人求學的挫敗經驗中,卻早已深知英語能力對專業研究的重要性,因此一開始就主動將英語的聽、讀、說、寫能力列為訓練重點,而指導方式在經過多次的嘗試與修正之後,如今已大致成形,整個過程主要是以兩年期的碩士研究來規劃,分為「英文週記」、「團隊研討」與「個別指導」三個部份,至於博士生,主要是參與「團隊研討」,以及分擔實驗室管理與碩士生指導的工作。

首先是「英文週記」,碩士生在加入我的研究團隊時,就已經知道畢業論文必須以英文撰寫,而為了讓他們熟悉英文的寫作,在碩一階段,每週都必須撰寫英文週記,內容不拘,舉凡日常生活、讀書心得或研究進度都可當作寫作題材,自由發揮。

其次是「團隊研討」,每週都固定安排兩小時的時段,由兩位研究生上台提出口頭報告,一位是針對個人的研究進度,另一位則是針對國際期刊論文的研讀,前者是以熟悉的母語發表,較為單純,後者則是先要求學生自行選定一篇與個人研究相關的國際期刊,先加以研讀之後,再以全英文的方式進行口頭報告、說明與討論。

至於「個別指導」主要是在碩二階段,每週都會為每位碩二生安排兩小時的論文指導,同時也搭配一位碩一生在旁見習。我個人相當重視這個指導時段,因為除了指導碩二生的論文研究外,也指導畢業論文的英文寫作,至於碩一生除了從旁見習外,也當場批閱英文週記。

就我個人的觀察,學生進入我的研究團隊時,有的英語能力頗佳,有的則仍需加強,不過,整體而言,我可以感覺到學生們經由兩年的訓練之後,不論是在寫作、閱讀、表達或溝通各方面,確實都有所改善與提升,相信這些訓練對於他們的專業研究,以及未來的職場生涯,都會有正面的助益與影響。

對我而言,教學確實是一種學習,除了不斷的自我摸索與嘗試外,也透過教師間的觀摩與交流,來改善個人的教學技巧與方法;不僅如此,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,在我個人的教學理念上也漸漸由重視知識的傳授,轉為對學生的關懷,是的,教學的真諦不再只是教學,「教學生」才是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。



© 陳永平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